自從國家提出“中國制造2025”以來,作為珠三角制造業大市,東莞算得上是自動化升級執行得最堅決的城市。
在今年兩會上,智能制造再次成為東莞市人大代表、市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。如何進一步發力智能制造產業,是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。推進智能制造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,也是一件新生事物,這需要一個不斷探索、試錯的過程,難以一蹴而就,更不能急于求成。
2016年9月20日,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《東莞市推進“互聯網+”行動實施方案》,東莞打算在互聯網科技、眾創平臺建設等方面發力,力爭四年之后,智能制造產業達1000億元規模。
目前來看,東莞市擁有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約400家,從業人員55000多人。2015年,智能制造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約260億元,涉及數控加工機床、機器人裝備、電子工業專用裝備等十多個行業。但是,珠三角的“機器換人”仍停留在低端的機械手換人,只能替代掉部分重復勞動的生產線上的工人。
在國內勞動力成本攀升的背景下,“機器換人”的自動化升級已經成為中國工廠不可逆轉的趨勢。根據實名制就業登記管理系統統計,2016年10月底,全市實名制登記用工528.59萬人,用工總量略有下降,用工規??傮w穩定。從求人倍率看,市場供求有所緩和,但求人倍率仍然在1以上,表明總體用工仍供不應求。
東莞起步于制造,揚名于制造,既然談到“突圍”,那么“圍”在哪里?《“東莞制造2025”規劃》一針見血地指出東莞制造目前存在的問題:
首先,自主創新能力不足,關鍵技術、核心零部件/元器件嚴重依賴進口,用數據來說話,就是大多數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%。
其次,兩化融合深度不夠,也制約制造業向“智造”和現代生產服務業發展。大多數企業對“制造業+互聯網”創新發展趨勢應對不足,依然沿襲舊的發展模式,缺乏長遠的戰略謀劃和有效的升級措施?!兑巹潯氛J為,這些問題的存在,嚴重制約著東莞制造業向更高層次提升。
再者,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領域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。人才的缺失已經成為東莞智能制造發展的瓶頸,它制約著智能產業的發展。東莞要保持智能制造發展的優勢和強大后勁,就必須解決這個領域的人才問題。
總體而言,東莞市智能制造產業的高端環節和要素供給仍然不足,各類智能制造企業雖已壯大集聚,但擁有較強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偏少;各類政策雖已被廣泛認知,但扶持方式仍較為單一;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單兵突破突出,但系統合力缺乏。今年,莞企的“機器換人”之路走得是暢通無阻還是一波三折,我們還是拭目以待!
中國智能制造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