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器件分銷:
1、中電港正式上市!股價暴漲239%,市值突破306億元!
芯片半導體:
1、14nm工藝!三星電子已量產第一代WarBoy NPU芯片
2、存儲器大廠過寒冬,硅晶圓廠承壓!
3、SIA:2月份全球芯片市場下跌20%;分析師:半導體低迷今年將見底
4、人工智能芯片效率比拼 高通以 2:1 擊敗英偉達
晶圓代工:
1、臺積電赴德國設廠有新動作,業(yè)界研判設廠計劃已接近成熟階段
2、供應鏈消息稱臺積電將如期在2025年上線 2nm 工藝
元器件分銷
1、中電港正式上市!股價暴漲239%,市值突破306億元!
4月10日消息,電子元器件分銷龍頭中電港已于2023年4月10日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。
上午盤中股價最高達到40.30元/股,漲幅最高達239.23%,總市值超過306億元。
中電港成立于2014年,是一家以電子元器件分銷為核心業(yè)務,并為客戶提供電子元器件信息查詢、選型替代、技術方案、產業(yè)資訊等服務的企業(yè)。
中電港是行業(yè)知名的電子元器件應用創(chuàng)新與現代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,其授權品牌包括高通、AMD、NXP、美光、ADI、瑞薩、英偉達等國際品牌。紫光展銳、長江存儲、華大半導體、瀾起、豪威科技、兆易創(chuàng)新、長鑫存儲、圣邦微等國內品牌,覆蓋從CPU、GPU、MCU等處理器到存儲器、射頻器件、分立器件、傳感器器件等完備的產品類別。
芯片半導體
1、14nm工藝!三星電子已量產第一代WarBoy NPU芯片
4月7日,據韓媒BusinessKorea報道,三星半導體已成功量產第一代WarBoy NPU芯片,采用三星14nm制程工藝。初代WarBoy芯片已經完成量產,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投入市場。
據悉,WarBoy是一款專為人工智能設計的神經元網絡芯片,速度是普通GPU的十倍。主要負責某個部分的計算,例如影像、AI計算、圖像分析等。由于WarBoy只需要負責單個項目,在處理AI計算時,它的速度可以輕松超越市面上主流的GPU,且造價、售價也比專業(yè)級GPU更加便宜。
目前來說,大部分運用訓練AI大型語言模型的硬件設備都來自英偉達,例如英偉達A100加速顯卡,能夠提供高達19.5TFlops的單精度浮點性能。但投入到人工智能領域,只靠一張加速顯卡是辦不到。
當然,像是英偉達A100、AMD的MI250這類計算加速顯卡,受限于產量問題也很難買到?,F如今非常多企業(yè)投入到人工智能領域。某種程度上來說,WarBoy不僅可以減少AI領域研發(fā)的成本,也能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。足以見得,高性能計算卡正在專業(yè)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2、存儲器大廠過寒冬,硅晶圓廠承壓!
據此前《科創(chuàng)板日報》消息,伴隨產業(yè)庫存堆積,美光、鎧俠、SK海力士等多家存儲芯片龍頭均宣布減產或放緩投資。如今存儲器最大咖三星也跟進減產行列。業(yè)界分析,存儲器廠多以生產標準型產品為主,是硅晶圓廠最穩(wěn)定且量大的出貨來源。三星減產恐沖擊臺灣三大半導體硅晶圓廠環(huán)球晶、臺勝科、合晶營運。
綜觀存儲器產業(yè),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資料統(tǒng)計;2022年第3季,三星的DRAM全球市占率逾四成,穩(wěn)坐龍頭。SK海力士市占率29.9%,美光落在24.8%。
至于NAND方面,據集邦科技統(tǒng)計;三星同樣穩(wěn)居全球第一大廠,市占率33%,SK集團19.9%排名第二,鎧俠市占15.6%居第三。
據統(tǒng)計,全球DRAM月產能約161.4萬片晶圓,NAND則有176.2萬片,隨存儲器原廠紛紛減產對硅晶圓廠出貨量勢必同步銳減,壓力倍增。
3、SIA:2月份全球芯片市場下跌20%;分析師:半導體低迷今年將見底
據eeNews報道,根據半導體行業(yè)協(xié)會(SIA)的最新數據,由于市場繼續(xù)放緩,2月份半導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%。
2023年2月的銷售額總計397億美元,比413億美元下降4%,比2022年2月的500億美元下降20.7%。受打擊最嚴重的是芯片的主要用戶中國,同比下降34.2%,美國比去年2月下降14.8%。所有地區(qū)的月度銷售額均下降:歐洲(-0.3%)、日本(-0.3%)、亞太地區(qū)/所有其他(-3.6%)、美洲(-5.3%) 和中國(-5.9 %)。
SIA總裁兼首席執(zhí)行官John Neuffer表示:“2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繼續(xù)放緩,連續(xù)第六個月同比和環(huán)比下降。短期市場周期性和宏觀經濟逆風導致銷售降溫,但由于一系列終端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,市場的中長期前景依然光明?!?/span>
4、人工智能芯片效率比拼 高通以 2:1 擊敗英偉達
4月9日消息,人工智能芯片是用于訓練和運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專用硬件,高通公司和英偉達公司是目前兩家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,在近期公布的一組新的測試數據中,高通的人工智能芯片在三個衡量電源效率的指標中以2比1擊敗了英偉達。
高通利用其在為手機等低功耗設備設計芯片的經驗,推出了一款專為云端和邊緣端提供高性能、低功耗人工智能處理的芯片,名為 Cloud AI 100。該芯片在周三公布的由 MLCommons 發(fā)布的測試數據中,在圖像分類和物體檢測方面分別達到了 227.4 次查詢每瓦特和 3.8 次查詢每瓦特的功率效率指標,比英偉達的旗艦芯片 H100 更為出色。
晶圓代工
1、臺積電赴德國設廠有新動作,業(yè)界研判設廠計劃已接近成熟階段
4月10日,據臺灣《經濟日報》消息,臺積電供應鏈透露,近期陸續(xù)接獲臺積電要求提供設備、耗材、廠務設施等出貨至德國的初步報價內容。業(yè)界研判;這意味臺積電德國設廠計劃應已接近成熟階段。據悉,臺積電赴美設立亞利桑那州新廠前夕,也曾對供應商提出類似要求,之后便宣布美國新廠計劃。
對于赴德設廠,臺積電表示還在評估中,尚未定案。臺積電將于下周四舉行法說會,外界預期,除了公布首季財報、營運展望,海外設廠規(guī)劃進度等也會是關注焦點之一。
據悉,目前臺積電部分供應商仍規(guī)劃維持在原來廠區(qū)生產,再運送到臺積電的海外廠區(qū),主要考察歐美地區(qū)各種成本都較高,必須等客戶在海外的訂單量達一定規(guī)模時,才會考慮前往設廠,改為在當地生產。
2、供應鏈消息稱臺積電將如期在2025年上線 2nm 工藝
根據供應鏈消息,臺積電將如期在 2025 年上線 2nm 生產工藝。2025年下半年在新竹市寶山鄉(xiāng)進入量產。
消息還表示,臺積電計劃在2026年推出N2P工藝,這一工藝將采用背面供電網絡(BSPDN)技術。2nm芯片是臺積電的一個重大節(jié)點,該工藝將會采用納米片晶體管(Nanosheet),取代鰭式場效應晶體管(FinFET),這意味著臺積電工藝正式進入GAA晶體管時代。其中,2nm芯片相較于3nm芯片,在相同功耗下,速度快10-15%。在相同速度下,功耗降低25-30%。值得關注的是,代工技術從高K金屬柵極平面FET發(fā)展到FinFET再到MBCFET,目前正進階到BSPDN。此外,三星也將在2nm工藝采用BSPDN技術。